切换城市

首页>研题库>正文

2016年同等学力国考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题数:36

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A.比较与分类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音高听觉理论的是( )

  A.电话说 B.神经齐射说

  C.拮抗过程说 D.行波理论

  3.鲁利亚认为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机能属于( )

  A.行为调节系统 B.动力系统

  C.信息接受系统 D.信息存储系统

  4.镶嵌图形的特点可以用于测量的认知风格是( )

  A.自动化加工与意识控制加工 B.冲动与沉思

  C.同时性与继时性加工 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可逆性 B.抽象性

  C.具体形象性 D.去自我中心性

  6.在新生儿阶段通常不具备的是( )

  A.吸吮反射 B.巴宾斯基反射

  C.抓握反射 D.初级循环反应

  7.在被试内实验设计中,控制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常用方法是( )

  A.恒定法 B.平衡法

  C.双盲设计 D.纳入处理

  8.一定属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是( )

  A.混合设计 B.被试内设计

  C.随机区组设计 D.被试间设计

  9.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论证社会学习理论的是( )

  A.抗拒诱惑实验 B.水下击靶实验

  C.攻击反应的学习实验 D.言行一致实验

  10.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概括原理说

  C.共同因素说 D.关系转换说

  11.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方法是( )

  A.社交测量法 B.罗夏墨迹测验

  C.角色扮演法 D.主题统觉测验

  12.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外在理由越缺乏,越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作( )

  A.催眠者效应 B.不充分理由效应

  C.睡眠者效应 D.过度理由效应

  13.一个研究者报告独立样本的t检验的结果t(24)=2.53,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知研究被试总人数为( )

  A.23 B.24 C.25 D.26

  14.一项调查表明抽烟量较大的人群比抽烟较少或不抽烟的人群患肺癌的比率更高,据此我们可以说,抽烟量与患肺癌比率这两个变量间存在着( )

  A.相关关系 B.因果关系

  C.函数关系 D.包含关系

  15.一项研究涉及到职业,我们用1表示“农民”,2表示“教师”,3表示“公务员”,这里的数据123属于( )

  A.等级数据 B.比率数据

  C.称名数据 D.等距数据

  16.已知某校男、女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各自持“同意”和“反对”态度的人数,若要了解性别与变量是否有关,则应该计算( )

  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Ø 相关 D.二列相关

  17.以下各项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韦氏量表 B.个性偏好测验

  C.比纳量表 D.主题统觉测验

  Pict 18.可以作为同质性信度指标的是( )

  A.肯德尔和谐系数 B.差异系数

  C.克伦巴赫系数 D.确定系数

  19.最早采用智力年龄概念的是( )

  A.比纳量表 B.瑞雯推理测验

  C.韦氏量表 D.斯坦福比纳量表

  20.一项研究假设为:经过知觉运动学习的左利手儿童比未经过这种学习的儿童在眼手协调的作业上做得更出色,然而这种差别不出现在右利手儿童中,这项实验中“是否经过学习”是( )

  A.中介变量 B.因变量 C.调节变量 D.自变量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效果律

  2.鉴别指数

  3.晕轮效应

  4.成熟势力说

  5.社会惰化

  6.概念形成

  7.暗适应

  8.抽样分布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兴趣及其类型.

  2.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3.简述心理测量的特质.

  4.简述实验法的显著特点.

  5.简述社会测量法及其具体形式.

  6.简述利用一组原始数据编制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文学著作人物形象,论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2.阐述不同理论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2.【答案】C

  【解析】ABD三项都属于听觉理论,C项属于色觉理论。

  3.【答案】B

  【解析】鲁利亚提出了机能系统说,认为大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包括动力系统:由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系统:包括枕叶、颞叶和顶叶,行为调节系统: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

  4.【答案】D

  【解析】 用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验可以有效地测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人格差异。测验图形是由一种比较复杂的图形构成的,其中隐藏着一个简单的图形。测验时,要求被试迅速地从复杂图形中找出简单的图形。

  5.【答案】C

  【解析】幼儿的思维处于皮亚杰所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前运算阶段,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具体形象性以及自我中心等特点。

  6.【答案】D

  【解析】初级循环反应是皮亚杰提出的感知运动阶段的第二亚阶段,是指向婴儿自身的愉快反应。这是婴儿偶然发现并会反复作出的反应。新生儿阶段并不具备该反应。

  7.【答案】B

  【解析】抵消平衡法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序列效应。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是顺序效应的两种形式。

  8.【答案】A

  【解析】多因素实验设计中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每个自变量的水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设计。混合设计属于多因素实验设计。

  9.【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是有关社会学习理论的经典实验。

  10.【答案】A

  【解析】形式训练说是基于官能心理学的一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通过对组成新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迁移的产生式是自动的。

  11.【答案】A

  【解析】此处需对C答案做区别,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既可用于工作选拔,又可用于心理咨询。

  12.【答案】B

  【解析】人们获得的外部支持越少,态度改变的程度也越大。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外在理由越是缺乏,越是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作“不充分理由效应”。

  13.【答案】D

  【解析】自由度df=n-2=24,得出n=26。

  14.【答案】A

  【解析】相关关系即两类事物在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大小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共变关系。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D

  【解析】常见的投射测验包括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构造测验等。

  18【答案】C

  【解析】同质性信度是指测验内容的一致性或测验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项目同质性)程度。克伦巴赫系数既可以作为信度测量的指标,也可以作为测验同质性测量的系数。

  19.【答案】A

  20.【答案】C

  【解析】调节变量是指如果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受到变量M的影响,则称M为调节变量。该题中自变量为是否学习,调节变量为左右利手,因变量为眼手协调作业的效果。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效果律

  答:效果律是桑代克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那么,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那么,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2.鉴别指数

  答:鉴别指数是指在测验编制中用以确定测验项目能将具备所测能力高的个体与低的个体区分开来的程度指标。一般运用分数高的 27%被试答对某个项目的比率减去分数低的 27%答对该项目的比率即得到该项目的鉴别指数。

  3.晕轮效应

  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等,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

  4.成熟势力说

  答:成熟势力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与学习。其中更着重于成熟,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境有关。

  5.社会惰化

  答:社会惰化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活动积极性的现象,即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6.概念形成

  答:事物的概念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人则掌握社会已形成的概念。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在概念形成过程中,人们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把握一类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

  7.暗适应

  答:是指从强光下进入暗处或照明忽然停止时,视觉光敏度逐渐增强,得以分辨周围物体的过程。在暗适应过程中,视网膜的感受性升高、感觉阈限降低。

  8.抽样分布

  答:抽样分布也称统计量分布、随机变量函数分布,是指样本估计量的分布。样本估计量是样本的一个函数,在统计学中称作统计量,因此抽样分布也是指统计量的分布。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兴趣及其类型.

  答: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根据兴趣的目的不同可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1)直接兴趣是由于有意义事物本身在情绪上引人入胜而引起的,例如,学生对一堂生动的课、电影、歌曲等的兴趣就是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具有暂时性的特点。

  (2)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并不感兴趣,甚至感到乏味,但意识到学好这些课程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重要作用,因此刻苦学习,并对此产生兴趣。间接兴趣具有较稳定的特点。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2.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答:短时记忆的特点有(1)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2)其遗忘原因可能是自然消退或干扰;(3)以语音、形象和语义的形式储存;(4)容量有限,为7+-2个项目,通过组块可扩大容量;(5)通过复试可转入长时记忆。

  3.简述心理测量的特质.

  答:(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心理特质与客观的物理现象不同,心理特质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们不能对心理进行直接的测量,对心理的测量只能是一种间接的测量。根据心理学特质理论,某种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的特质,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因此,心理测量只是测量了一个人对测验项目所进行的行为反应,心理学家对测量结果进行推论,从而间接了解人的心理属性。

  (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对人的心理或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而只能选取群体中的其他人作为标准。所以心理测量的结果通常参照每个人处在一个群体中的位置,而位置具有相对性。例如,测得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就是与其所在总体的人的智力标准相比较而言的。同时,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量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心理测量是一门科学,因此它的测量结果应该是客观的。它的每一个步骤,无论是测验项目的收集与选取,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检验,施测过程,数据的处理与结果解释,均按照标准化的程序来进行。

  4.简述实验法的显著特点.

  答: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实验法的显著特点是:

  (1)控制条件下操纵自变量,人为地创造所需情境;

  (2)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3)有严格的研究设计,包括被试选择、研究的测量和工具、实验程序、设计分析方法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5.简述社会测量法及其具体形式.

  答:社会测量法是心理学家莫里诺于1934年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特别是小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即所谓社会结构,通过社会测量,人们可以了解人的人际知觉方式、团体凝聚力等团体特征。

  社会测量常用以下几种方式。

  (1)等级排列法。将团体其他成员按喜爱程度排出等级顺序;然后,对等级顺序进行加权记分。例如,给“最好”的同伴记3分,给“第二好”的同伴记2分,给“第三好”的人记1分。再以这些分数乘以被选次数,得出每个人的等级分数。

  (2)靶式社会图。这种方式以靶图方式标出被选频次,靶心为频次最高的人,越向外周,被人选择的次数越少。

  (3)“猜测”技术。这种方法给受测人呈现一些有关积极或消极特征的简短描述,让他们列出与这一系列描述相匹配的人,然后根据这些选择做出分析。

  6.简述利用一组原始数据编制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

  答:当数据很大时,将所有的数据划分成若分组区间,然后将数据按照数值大小规划到相应的组别内,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的方式呈现出来,构成分组次数分布表。

  (1)求全距

  全距是指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差距,从被分组的数据中找出最大数与最小数,二者相减所得差数就是全距。

  (2)决定组距与组数

  组距是指任意一组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组数即分组数目的多少要根据数据的多少决定,如果数据在100以上,习惯上一般分10~20组,数据较少时,分为7~9组。

  (3)列出分组区间

  分组区间即一个组的起点值和终点值之间的距离,又称为组限。起点值称为组下限,终点值称为组上限,组限有表述组限和精确组限两种。

  (4)登记次数

  一次将数据登记到各个相应的组别内,一般用画线记数或写正字的方式,为确保正确,第一次登记后再次核实。

  (5)计算次数

  根据登记的结果计算各组的次数,计算各组次数的总和即总次数,并核对各组次数总和与数据的总个数是否相等。然后,取消画线登记次数一栏,重新制表。新表包括的栏目有:第一列为分组区间,第二列为各分组区间的组中值。组中值是每组精确下限加上组距的二分之一,或精确下限与精确上限之和的一半。第三列为次数(f)。这样整理的次数表就是次数分布表。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文学著作人物形象,论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答:奥尔波特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质,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身上。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特别重视个人特质,才能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

  奥尔波特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

  (1)首要特质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它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整个人格,往往只有一个。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具有极大的弥散性和渗透性,影响到个人行为的所有方面。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凸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中心特质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它虽然不如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明显的支配作用,但本身还相当概括,对人格有一般意义的倾向。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次要特质

  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与首要特质和重要特质相比,次要特质是从更为狭窄的各种刺激来说的,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2.阐述不同理论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看法.

  答:(1)认知发展理论

  该理论强调性别恒常性对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其代表人物是科尔伯格。科尔伯格的基本观点源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①他认为,儿童能够对其自身发展水平和个人目标信息作出积极选择并运用,其性别恒常性对认识与了解性别起着组织和调节作用。

  ②性别恒常性是指基于生物属性基础上的永久性的特性,它不依赖于一些表面特征,如头发的长短、服饰等。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模仿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模仿的结果。只有在获得性别恒常性后,儿童才喜欢模仿同性榜样。

  ③性别恒常性由三种对性别理解的不同成熟度组成:即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性别同一性是儿童获得性别概念的第一步,是对性别的初步理解。2~3岁的儿童获得性别同一性,能够分清自己和他人的性别。随着对性别理解的成熟度提高,儿童在2~7岁期间获得性别稳定性概念,知道性别不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即一个人的性别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保持一样。6~7岁的儿童开始知道性别也不随一个人的外表、服饰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他(她)们已获得性别一致性概念。性别恒常性的发展不是一种全或无的现象,并不存在严格的年龄界线。

  (2)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图式理论该理论是在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强调性别图式作为一种预期结构,为搜索和同化性别知识和信息作好准备,其代表人物是 Martin、Bem和Levy,他们在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解释上侧重点有所不同。

  ① Martin和 Halverson的性别图式理论着重于性别图式发展和机能的发展方面,即儿童如何获得性别知识,如何形成定型和合适的性别脚本。他们认为,性别图式的发展始于儿童获得性别同一性。一旦形成,图式就会扩展,包括对活动的兴趣和社会属性等。

  ②Bem和 Markus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主要集中在性别图式的信息加工的个别差异上。对性别高度分化的人来说,他(她)按性别组织信息的阈限比较低,易把与性别有关的特征与行为联系在一起。

  ③性别图式表征了关于男性和女性的一般性的知识结构。性别图式越突出,就越能利用性别信息。性别图式理论预示儿童拥有的性别知识越多,就越表现出性别偏好。但成人可以完全意识到性定型,当关于性别的知识增加后,并没有产生更多的性别相关行为。

  (3)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强调机会结构模式对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认为社会向男女两性提供的机会不均等性是男女两性角色发展存在差异的重要影响源。

  ①这一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Epstein。他认为男人和女人在如何思维和行为上的相似性远远超过两者的差异,不能把性别简单地二分为男性和女性。

  ②与其把性别视作生物属性倒不如视作社会建构更为合适。若夸大性别差异的本质,则会促进性别关系的社会等级对比。机会结构模式和种种限制(如女性没有法定选举权,受教育机会少等)塑造了行为的性别风格,并将男女两性纳入不同的生活轨道。

免费领取考前密训试题

(已有450人报名)

北京中知易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6911号-31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四街8号华成大厦4层405

咨询热线:400-106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