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首页>研题库>正文

2009年同等学力国考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题数:32

2009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主要是( )

  A α波 B β波

  C γ波 D δ波

  2.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 )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受性

  C 差别阈限 D 绝对阈限

  3.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属于 ( )

  A 情景记忆 B 语义记忆

  C 陈述性记忆 D 程序性记忆

  4.个体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智力属于 ( )

  A 流体智力 B 晶体智力

  C 成分智力 D 情境智力

  5.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 ( )

  A 罗斯  B 麦独孤

  C 奥尔波特 D 勒温

  6.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中地位的一种方法是 ( )

  A 社交测量法

  B 角色扮演法

  C 罗夏克墨迹测验法

  D 主题统觉测验法

  7.若已知样本平均数服从正态分布,标准误为1.2,其中某次抽样所获样本平均数为10,则总体平均数0.95的置信区间为 ( )

  A 10±1.96×1.2 B 10±2.58×1.2

  C 10±1.00×1.2 D 10±1.64×1.2

  8.分别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某项特殊能力进行评定,已知评定分数均不服从正态分布,若要检验二者的评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应采用( )

  A 秩和检验法

  B 符号秩次法

  C 符号检验法

  D t检验

  9.有一组数据表示的是一次英语考试中每个学生在班级的名次,对这种数据 ( )

  A 可以进行加减乘除

  B 不能进行加减乘除

  C 可以加减不能乘除

  D 可以乘除不能加减

  10.对R行、C列的列连表数据进行独立性检验时,X2分布的自由度应为 ( )

  A R-1 B C-1

  C R×C D (R-1)×(C-1)

  11.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单位的取样发法称为 ( )

  A 整群随机取样法

  B 分层随机取样法

  C 系统随机取样法

  D 简单随机取样法

  12.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的第四个阶段是 ( )

  A 口唇期 B 肛门期

  C 潜伏期 D 前生殖器期

  13.提出道德发展"他律和自律论"的研究者是 ( )

  A 皮亚杰 B 柯尔伯格

  C 吉利根 D 班杜拉

  14.编写学绩测验时,双向细目表中的"双向"是指 ( )

  A 内容与题型

  B 内容与技能

  C 技能与题型

  D 题型与难度

  15.由一个受测者样本在一个测验上的得分计算得到的奇偶相关系数为0.50,则经过校正后得到的分半信度系数应改为 ( )

  A 0.60 B 0.67

  C 0.70 D 0.77

  16.以下测验中适于团体施测得是 ( )

  A 中国比纳测验

  B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 贝雷婴儿发展量表

  D 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17.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 )

  A 加涅 B 布鲁纳

  C 奥苏贝尔 D 布卢姆

  18.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辅助学习"为基础而提出的教学发法是 ( )

  A 随机通达教学 B 情境教学

  C 抛锚式教学 D 支架式教学

  19.重视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对行为控制作用的理论观点属于 ( )

  A 联结学习理论

  B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20."水下击靶"实验证明了学习迁移的 ( )

  A 关系转换说

  B 共同要素说

  C 概括原理说

  D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人格

  2.社会化

  3.首因效应

  4.备择假设(H1)

  5.操作定义

  6.内容效度

  7.最近发展区

  8.习得性无力感(learned helplessness)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情绪的詹姆斯--兰格理论。

  2.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2.论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是β波,拥有适量的β波让我们可以轻松集中精力完成学校或工作任务;α波在清醒、安静、闭目时出现,当脑波呈现为α波时,想像力、创造力与灵感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出,对于事物的判断力、理解力都会大幅提升,同时身心会呈现安定、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

  2.【答案】D

  【解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而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表示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

  3.【答案】A

  【解析】情景记忆即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语义记忆是运用语言所必需的记忆,它是一个心理词库,是一个人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作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组织知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回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4.【答案】B

  【解析】晶体智力是指在实践中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人类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5.【答案】C

  6.【答案】A

  【解析】社交测量法是心理学家莫里诺于1934年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特别是小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即所谓社会结构,通过社会测量,人们可以了解人的人际知觉方式、团体凝聚力等团体特征。

  7.【答案】A

  【解析】0.95的置信区间对应的Z值是1.96.

  8.【答案】A

  9.【答案】B

  【解析】名次属于顺序数据,不能进行加减乘除。

  10.【答案】D

  11.【答案】D

  【解析】简单随机取样是指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式。

  12.【答案】C

  【解析】弗洛伊德将性心理发展阶段分为:口唇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13.【答案】A

  14.【答案】B

  【解析】编写学绩测验时,双向细目表中的"双向"指的是内容和技能。

  15.【答案】D

  16.【答案】D

  【解析】16PF属于团体施测的量表,也可以个别施测。

  17.【答案】C

  【解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对所学材料是否理解而划分的两种学习方式: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8.【答案】D

  【解析】维果斯基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该教学法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19.【答案】C

  【解析】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52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观察学习,强调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

  20.【答案】C

  【解析】贾德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水中打靶实验,他把十一二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成A,B两组练习水中打靶。对A组被试先教以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而后进行练习,B组则只进行练习、尝试,而不教原理。当他们达到相同的训练成绩以后,增加水中目标增加水中续打靶时,学过原理的一组的练习成绩明显优于未学过原理的一组。贾德认为这是因为学过原理的一组已经把折射原理概括化,从而对不同深度的靶子都能很快作出调整和适应,把原理运用到不同深度的特殊情境中去。

  二、名词解释

  1.人格

  答: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2.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3.首因效应

  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的是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4.备择假设(H1)

  答:与虚无假设对立的假设,包含关于总体分布的一切使原假设不成立的命题,又称科学假设、对立假设。

  5.操作定义

  答:操作定义指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

  6.内容效度

  答: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7.最近发展区

  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8.习得性无力感(learned helplessness)

  答:“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三、简答题

  1.简述情绪的詹姆斯--兰格理论。

  答: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詹姆斯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是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2.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答:华莱士认为任何创造过程都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搜集信息,整理资料,作前期准备的阶段。

  (2)酝酿阶段主要对前一阶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以便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策略、

  (3)豁朗阶段,也即顿悟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准备和酝酿,思维已达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进入一种豁然开朗的状态。

  (4)验证阶段又叫实施阶段,主要是把通过前面三个阶段形成的方法、策略,进行检验,以求得到更合理的方案。

  3.简述计算样本算数平均数的条件。

  答:计算算术平均数需满足以下条件:

  (1)数据必须是同质的;

  (2)数据取值必须明确;

  (3)数据离散不能太大;

  4.简述参与观察策略的适用条件。

  答:参与观察策略主要用于探索性研究,需满足以下条件

  (1)观察者自身的条件,如时间是否充足、能否既能与观察者和谐相处又能客观进行观察记录等;

  (2)被观察者的条件,与观察者的差异程度如何等。

  5.简述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的方法。

  答: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定性。

  要使研究有较高效度必须控制各种无关变量,包括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效应、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6.简述测验标准化的主要含义。

  答:测验标准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标准化:对所有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者等值的题目。

  (2)过程标准化:使测验条件对所有的被试相同,必须有统一的指导语或时限。

  (3)评分标准化:实行客观评分,这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分者的评分具有一致性。

  四、论述题

  1.论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答: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2.论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答: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

免费领取考前密训试题

(已有450人报名)

北京中知易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6911号-31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四街8号华成大厦4层405

咨询热线:400-106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