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首页>研题库>正文

2015年同等学力国考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

题数:15

  二、名词解释

  1、态度

  2、负强化

  3、社会比较

  4、内容效度

  5、观点采择

  6、启发式策略

  7、标准正态分布

  三、简答题

  1、观察法的特点

  2、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4、意识行动中的冲突种类

  5、研究设计的主要原则

  6、耶克森-多德森定律

  四、论述题

  1、知觉的特点

  2、四种理论分析儿童的攻击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

  1、态度

  答: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2、负强化

  答: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类型分为两类,正强化和负强化;负强化是积极行为预期增加或者已经增加,为了巩固那些已经增加积极行为,撤销原来的那些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带来的痛苦。

  3、社会比较

  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时,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而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

  4、内容效度

  答:内容效度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即测量内容的适当性和相符性。

  5、观点采择

  答:观点采择是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在于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6、启发式策略

  答:启发式策略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以下几种: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法、爬山法、选择性搜索法和类比迁移策略。

  7、标准正态分布

  答:标准正态分布又称为u分布,是以0为均数、以1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记为N(0,1)。

  三、简答题

  1、观察法的特点

  答: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外币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观察。优点有(1)适用范围较大(2)简便易行(3)能收集第一手资料(4)所得材料比较真实;缺点有(1)不能揭示因果关系(2)难重复难检验(3)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

  2、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答:难度与区分度有以下关系

  (1)难度越接近0.5时,项目潜在区分度越大;

  (2)难度越接近1或0时,项目区分度越小;

  (3)为了使项目有较高区分度,以尽量使难度保持在0.5,但是整体来看,这样做会使测验所提供的的信息相对减少,所以应该使难度分布广一些,梯度大一些,使整个测验的难度分布呈正态分布,且平均水平保持在0.5左右。

  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答:1:提出检验假设又称无效假设,符号是H0;备择假设的符号是H1 。

  H0:样本与总体或样本与样本间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 ;

  H1:样本与总体或样本与样本间存在本质差异 ;

  预先设定的检验水准为0.05;当检验假设为真,但被错误地拒绝的概率,记作α,通常取α=0.05或α=0.01 。

  2:选定统计方法,由样本观察值按相应的公式计算出统计量的大小 。

  3:根据统计量的大小及其分布确定检验假设成立的可能性P的大小并判断结果。

  4、意识行动中的冲突种类

  答:内心冲突的类型有以下四种:

  (1)双趋冲突,即同时遇到两个具有诱惑性目标时,难于选择确定,陷于困惑。

  (2)双避冲突,即对两个都不愿接近的目标,又必须选择其一,为此感到困惑。

  (3)趋避冲突,即一个目标同时具有正负两种吸引力的状态,要达到有正吸引力的目标,必须通过有负吸引力的领域状态。

  (4)多重趋避冲突,即人们面临多个目标时,每个目标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需对此进行多重选择而感到的困惑。

  5、研究设计的主要原则

  答:研究设计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需要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6、耶克森-多德森定律

  答: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四、论述题

  1、知觉的特点

  答:知觉的特性有以下四种:

  (1)知觉的选择性,选择性的将少数对象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当成知觉背景;

  (2)知觉的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一个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事物过程中,人们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4)知觉的恒常性,当物理刺激变化时,知觉仍保持稳定。

  2、四种理论分析儿童的攻击行为

  答:儿童攻击行为的解释有:

  (1)生理学: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体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那些天生爱热闹的、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长大后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2)家庭因素:有研究表明,幼儿的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关。高度攻击性幼儿大多数来自“绝对权威”和“过度溺爱”类型的家庭,这两类家庭类型的共同特征是对儿童限制的失当。

  (3)社会学习理论:现代社会,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电视大众化以后,幼儿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了攻击样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

  (4)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对人对物产生攻击性行为。

免费领取考前密训试题

(已有450人报名)

北京中知易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6911号-31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四街8号华成大厦4层405

咨询热线:400-106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