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北京到云南
从华北平原到高山峡谷
有这样一群高校银龄教师
他们平均年龄近70岁
克服高反,不畏地震
将光和热撒播在滇西讲台
他们就是
中国人民大学支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银龄教师团
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启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计划面向西部地区行业、产业、企业急需的紧缺专业,遴选组织一批高校优秀退休教师支教、支研,进一步推动发达地区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加快补齐西部高等教育短板。
援派教师工作以课程教学、教学指导、课题研究、团队建设指导为主,短期授课、远程教育、同步课堂、学术讲座(报告)为辅,采取传、帮、带的方式,指导受援高校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把先进教学方法和科研理念传授给受援高校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多名荣休教师响应号召、积极报名,最终第一批确定选派七名教师,分别前往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总部和腾冲珠宝学院,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
“负责到底,帮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去年六月,连续近两个月“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北京出现疫情反弹,而国际关系学院荣休教师刘青建早已做好了去大理的准备。考虑到希望能够让滇西大的学生打开眼界、教给00后学生工作方法的初衷,刘青建开授了《中国对外关系政策》和《秘书工作实务》两门选修课。课程受到了学生的热烈追捧,据教务老师反馈,学生都是守在电脑前抢课,名额几分钟就会被选完。教学过程中,根据滇西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刘青建不断调整教学和考试方案,以期实现最理想、最有效的教学成果。
很多学生在课后写信给刘青建,表达喜爱和感谢。也是在这样的真心和感动下,刘青建向学校申请支教再延一年,得到了援助双方的支持和认可。第一期期满回京后,刘青建立马投入了新学期备课工作,所有时间除了看病就是备课。她说,“地区建设很难,但最终一定要落实在教育上,重视社会的持续发展,把00后培养起来,帮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和引领未来。在我的身边,有一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党员老师——刘青建老师。刘老师在197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现在已经有47年的党龄了。在我的眼里,刘老师是有光的,而这光是红色的。”
有同学在听完刘青建的课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与刘老师谈话之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想。
同样在滇西大总部支教的还有图书馆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宋平生,他是刘青建的先生。最初他们二人听到银龄支教的消息十分心动,当晚就一起准备并提交支教报名表,宋平生在第二天上午八点接到了申请成功的电话,刘青建等这个电话等了两个月。“他(宋平生)每天都要问上一句,你接到电话了吗”。
宋平生在滇西大教授《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和《文献概论》两门课。在给学生讲课之余,他也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扶持滇西大青年教师身上。从讨论查阅资料,到逐一指导拟申报的课题,他一直鼓励滇西大的青年教师要拿下博士学位,利用好年轻的大好时光。期满返校后,本着“负责到底”的责任心和滇西大“荣誉校友”的身份,宋平生依然与滇西大青年教师保持着学术上的交流,甚至应邀加入青年教师课题项目担任项目组成员,将扶持进行到底。
“我们能量还很大,要肯干事”
顶着疫情准时报到的还有前往滇西大珠宝学院的国际关系学院教师刘文秀。 “我再不走,北京(健康码)就有可能变成黄码了,就不能准时到位了。”因此刘老师选择提前到岗。因为到达之后就迎来了暑假,在与校方和学生沟通后,刘文秀甚至讲起了大学四级英语和考研英语辅导。在上周的银龄教师座谈会上,刘文秀有感而发,“银龄支教政策是非常有智慧的,它为退而不休、‘年轻的’老同志提供了继续发挥作用的平台。不能怕费力不讨好,要主动介入,敢于负责,肯干事,还要动员周围的银龄师友们一起去。”
外国语学院教师张俊香在滇西大讲授大学英语,还有选修课《英美电影赏析》。一个学期,900余次判改作业,她不辞辛苦尽可能多上课、上大课,克服学生们发音不标准、口语能力弱等困难,采取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春风化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她对滇西大充满着美好的回忆。她在支教感想中写道:“一年的支教生活结束了,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就要离开滇西大了。感谢你,这片土地,你开阔了我的视野;感谢你们,我的学生,你们丰富了我的人生,使我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期满返京,她还调侃说,回来北京反而不适应了,如果吃到北方早餐的话,她还能再待一年。
支教是一种奉献,更是一场接力。1979年张俊香进入河北大学英语专业学习,陪伴她一路走来的高中支教老师丛克,给了她莫大的帮助。金黄麦田弥漫着忙碌收获的味道,丛克老师到家里作思想工作,把被唤回家里干农活的张俊香喊回学校上课,带来最新的英语教材给学生学习,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生身上,从小县城带出了一批学业有成的大学生。“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丛克老师的无私精神由她的学生延续,在教育长征上点亮不歇的希望。
“再到云南去吧”
有时候是缘分,有时候就是一个念头。劳动人事学院教师丁大建与云南的缘分在退休前就埋下了种子。那时,丁大建参与了云南的一个课题项目,在云南实地调研了一段时间,他的报告结论也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注意和认可。所以退休后看到银龄支教的招募,没经更多的思索就当机立断去报名。
丁大建在滇西大教授《管理与统计》课程,他讲授的课程和开设的讲座都深受学生欢迎。 回顾滇西大支教记忆,教学、听课、比赛、课题评审,“重新站在讲台、和学生们在一起,让我有了重回组织的感觉,焕发了活力和热情,我愿意为滇西大建设和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据最新消息,教育部第二批银龄教师支教受援学校有所扩大,中国人民大学银龄支教团也新增一员干将——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王宝坤。她即将前往西双版纳,在滇西大傣医药学院讲课授学。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她在行前专门听取了第一批支教教师的经验,决定此行轻车简从,最重要的是携带人大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怀着公心,发挥出银龄教师的价值,“去那边就发挥特长就完了。”
岁月的洪流从不停歇,但冲不走善良和奉献的公心。纵使年岁渐长,但他们仍然饱含对党和国家浓厚的感情,愿意回到讲台上,始终不忘人大“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不忘人大人的责任和使命,再次启程,用自己的余力为国家教育的未来继续奋斗。
人大银龄支教的故事还在继续
希望的火种还在传递
递给那滇西的少年
注:本文文字及图片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微信公众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1-11-15 18:36:06
2021-10-08 15:28:30
2021-09-29 16:54:05
2021-09-14 15:07:51
2021-08-23 17:28:00
学制: 3年 学费: 69000元
上课地点: 陕西 授课方式:面授班
学制: 1年 学费: 16000元
上课地点: 深圳 授课方式:网络班/面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