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数:20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 ) 。
A. 社会人 B. 成本与利益
C. 经济人 D. 社会资源配置
2、( )指行为人对财产加以控制的可能性。
A. 占有权 B. 使用权
C. 收益权 D. 处分权
3、( )在我国的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A. 中央政府 B. 地方政府 C. 国有企业 D. 民营企业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遵循( )的分析方法。
A. 实体主义 B. 形式主义
C. 个体主义 D. 整体主义
5、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_______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_______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 )。
A. 高科技产业、低端制造业 B. 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
C. 城市工业、农村农业 D. 先进产业、落后产业
6、不属于我国社保制度构成的内容的是(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捐赠
C. 社会福利 D. 社会救济
7、产权明晰化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①产权的排他性 ②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 ③产权的不可分割性
④法人财产权的独立化 ⑤产权的可转让性 ⑥产权的有效保护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④⑤⑥
8、二元经济结构是指( )。
A. 重工业与轻工业并存的经济结构
B. 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工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C. 投资部门与消费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D. 计划于市场并存的经济结构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所有权特定优势
2、所有权
3、公司治理结构
4、产权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具体表现?
2、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简述我国政府对农村农业投资的重点
四、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55分)
1、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2、阐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基本含义,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如何体现“共同治理”?
3、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共同治理”的原则。
4、用利益相关者逻辑,谈谈国有企业改革的共同治理原则。
5、产权明晰化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A
【解析】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应该是经济人,而应是社会人。
2、A
【解析】占有权能,指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使用权能,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的性质,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利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收益权能,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处分权能,是指为法律所保障的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他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3、B
4、D
【解析】西方主流经济学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遵循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5、C
【解析】二次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二次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
6、B
【解析】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组成。B项,社会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团体出于爱心,自愿无偿地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赢利单位,某个群体或个人捐赠财产进行救助的活动。
7、C
【解析】 满足产权明晰化的相关条件包括:①产权的排他性;②产权的可分割性和可分离性;③产权的可转让性;④产权的有效保护。排他性产权的确立,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产权的可分离性,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权利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带来的收益增量;产权的可转让性,使资源能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率。有效的交易不仅需要明确的界定产权,还要求有效地保护产权。
8、B
【解析】见大纲93页。二元经济结构是指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工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答:指企业在资产和所有权方面所获得的为其他企业所不拥有的优势,包括产品、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等。所有权优势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可以克服在国外生产碰到的附加成本和制度风险。(得分点:资产、所有权,优势)
2、答: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得分点:财产权利)
3、答: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得分点:法权关系)
4、答: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得分点:所有制)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是世界经济的你中有无,我中有你,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国内经济游戏规则不断趋于一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具体表现为:
(1)国际贸易发展迅猛。
(2)生产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大发展。
(3)金融全球化迅速推进。
(4)科技全球化与全球科技资源大流动。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不断强化。
2、答: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人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收入分配关系上的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
第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通行的分配原则,其实质就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的分配,劳动者取得的收入与其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按要素分配中通行的则是所有权标准,要素所有者依据其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显然,这种情况下的收入分配就是以所有权为标准,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的分配。
第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的分配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于价格机制来实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方式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这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结构。
(得分点: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是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也是两种分配的实现形式,二种分配要相结合与补充)
3、答:(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有农村基础教育、卫生设施的投资以及交通道路、电网建设的投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集中资金兴建一批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政府应增加绿化、水土保持和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加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
(3)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政府增加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比如,扶持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特别要注重粮棉油等农作物有明显的节工、增产、增效作用的良种应用、科学用肥、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推广;增加农业部门的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投入,使大多数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成为“熟练工人”。
(得分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农业研发和技术推广)
四、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55分)
1、答: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可以具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宪法秩序,二是制度安排,三是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具体来说,制度是通过产权、国家、意识形态来影响经济增长的。
1) 产权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产权明确有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避免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产权不清楚则容易增加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效率,进而限制经济增长。
2) 国家
国家决定产权结构。产权的界定需要花费成本,由国家来界定和保护产权可降低成本。统治者在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还会追求租金最大化,二者间的冲突长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3)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解决“不付费搭车”的问题,从而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三大环节可以确定明确并保护产权,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激情,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
2、答:1.“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中,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只是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并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而是强调理性的产权主体把公司的适应能力看作是自身利益的源泉。因此,一个体现和贯彻“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必须让每个产权主体都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但这是机会的均等,而不是权力的平均化。
(1)贯彻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与监督的相互制约。具体地说,就是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银行代表等。
(2)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经济民主化,通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则用来稳定合作的基础,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适应能力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之上。
(3)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产权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确保各个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
3、答:(1)建立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包括职工董事制度、银行董事制度等。该机制又包括两种:一是职工董事制度。建立职工董事制度是完善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国外的经验与我国的体制背景,我国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在构建董事会时有职工董事进入。二是银行董事制度。银行可通过表决权代理或信托制合法地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实现对小股东和银行的权益的保护。
(2)建立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职工代表以及银行代表可以适当的方式进入公司监事会。
4、答: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与股东至上逻辑的根本区别: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是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合作逻辑”并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而是强调理性的产权主体把公司的适应能力看做是自身利益的源泉。因此一个体现和贯彻“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必须让每个产权主体都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
贯彻“合作逻辑”的治理结构就是“共同治理”机制,它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与监督的相互制约。
共同治理模式的核心是经济民主化。它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
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产权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
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确保各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
(得分点:共同参与,相互制约,经济民主化,董事会,监事会)
5、答:产权明晰化是指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企业的出资者与企业的基本财产关系,包括明确企业国有资产的直接投资主体。为了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即以资产来界定当事人占有稀缺资源的权利。
(1)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明确交易界区。交换要求明确界定财产权利。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可以通过法律等制度界定和保护排他性的产权,使交易者形成多样化的财货交换式和财产转让方式。由此可见,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2)产权明晰化有利于规范交易行为。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明确财产的最终归属,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从而有助于制定公平而有效率的交易规则,有效地约束和规范行为人的交易行为。
(3)产权明晰化有利于稳定交易者的收益预期。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化与对称性,就可使行为人在行使产权时具有稳定的收益预期。行为人将全面权衡成本与收益,以效用最大化原则支配和处分产权,从而优化激励与约束机制。
(4)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提高合作效率。产权归属的明确性可以降低合作谈判中的交易费,从而提高合作效率。
(5)产权明晰化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排他性产权的确立,使公平、自由的交易成为可能;产权的可分离性,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权利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来的收益增量;产权的可转让性使资源能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规范化。
(得分点:出资者与企业财产关系;明确交易界区,规范交易行为,稳定收益预期,提高合作效率,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