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首页>国家政策>正文

“双一流”政策背景下,我国在职研究生院校学科生态的现实困境都有哪些?
来源: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2018-03-19 11:19:36

  【导读】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在职研究生所面临的困境是行业性院校进行学科生态治理的现实基础,而学科发展的内在机理要求行业性院校在坚守行业特色的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多样性发展的逻辑以及协同发展的逻辑,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重构学科生态。那么,我国在职研究生院校学科生态的现实困境都有哪些?

  据在职研究生考试网了解,“双一流”政策背景下,我国在职研究生院校学科生态的现实困境都有这些:1、学科生态对人才的涵养能力减弱;2、学科生态结构耗散导致学科贡献度降低;3、学科生态环境的衰变导致与行业的协同度消退。具体内容如下:

  1、学科生态对人才的涵养能力减弱

  大学的首要职能是育人,学科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要落在人才的培养上,因此,学科生态是否得到优化最终要看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事实上,我国在职研究生院校在其整个发展史上多数是以培养行业性应用型人才为旨归,并在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设置等方面凸显了很强的应用性,尽管这种导向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但是也不能否认其特有的局限性。只要与综合性大学稍加对比就可以发现,在职研究生院校院校的学科生态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行业领军人才等的涵养作用十分有限,特别是在拓展学术视野、学科布局、平台建设、学科产出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实际上,我国在职研究生院校已经在长期的运行中积累了较为良好的行业合作经验与技术创新声望,只是由于体制、惯习以及学科边界等原因使这些院校忽视了参与区域服务与产业创新,从而造成在职研究生院校的学科生态对创新型人才的涵养严重不足。

  2、学科生态结构耗散导致学科贡献度降低

  由于对短期办学效益的过分追求,在职研究生院校在学科布局上贪大求全、盲目扩张,导致出现“学科数目众多、专业人员稀少”的不正常现象,有时候一个教师要横跨好几个学科,造成不同学科的人员重叠,在职研究生院校学科发展模式出现趋同化,学科个性变得异常模糊。这种将有限资源碎片化和分散化的“耗散型学科生态结构”很难满足行业转型、学科交叉与学科综合发展的需要,会导致学科成果稀薄化、学科贡献力弱化,最终导致传统优势不保。我们不难发现,众多产业类或资源类院校的校名已经开始了“去行业化”,如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武汉钢铁学院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如此等等。事实证明,这些大学的更名并没有给它们带来理想的发展机遇,也没有带来显著的实力提升。

  3、学科生态环境的衰变导致与行业的协同度消退

  在2016年,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特点就是使大学管理体制从“条块分割”转向了“块块分割”,在职研究生院校逐步脱离了原来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大学与行业之间的协同机制基本被瓦解,行业在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经济资助与话语权力日渐减少,彼此协同的内生性动力缺失,形成了大学与行业之间的彼此忽视;同时,大学对行业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响应度极低。相反,由于知识经济与市场体制的倒逼,高水平在职研究生(比如“MBA商学院”)院校开始在发展取向与发展策略上更加自主,特别是在学科布局上不再局限于原来的行业需求,而是模仿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模式,罔顾学科基础与学科特色,采取盲目求全、求新、求变的错误做法。但是,随着高在职研究生教育后大众化时期的到来,高校之间的竞争主题开始从“规模扩张”转向了“特色与质量”,并且竞争日益开放与激烈,在职研究生院校原来的一些优势学科被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所超越,学科生态衰变为“强者变弱,弱者恒弱”的尴尬局面。

  以上就是关于“双一流”政策背景下,我国在职研究生院校学科生态的现实困境都有哪些?如果考生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去我们的官网上找客服老师咨询。

  【相关文章推荐】

  在职研究生改革:为创新发展奠定人才之基!

  在职研究生(双证)复试中政审表的填写,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小常识】为何那么多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申请提前面试?有了这个秘诀还怕过不了!

免费领取备考试听课

(已有400人领取)

热门简章

更多>>

学制: 3年 学费: 69000

上课地点: 陕西 授课方式:面授班

学制: 1年 学费: 16000

上课地点: 深圳 授课方式:网络班/面授班

北京中知易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6911号-31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四街8号华成大厦4层405

咨询热线:400-106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