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近日,广东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道办公布了社区工作人员招聘笔试成绩及面试名单的通知,记者细数了一下,拟招聘27名人员却有近1200人报名,报录比例近40:1,街道办人员直呼“我们也吓了一跳”,报名者不乏名牌大学研究生。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素质不高;然而,“研究生社工”的新鲜出炉,显然突破了人们的固化思维。在现有的社会评价体系中,名校研究生占据较为高端的位置,社区工作人员却处于较为低端的位置;“研究生社工”和“大学生掏粪工”一样,不可避免会引发人们“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的讨论与反思。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以及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褪去光环,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做着并不光鲜的工作。从这个角度上说,“研究生社工”并不是所谓的“下嫁”,而是一种“对接”:一方面,在利益多元多变时代,社区工作越来越复杂,自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名校研究生主动调整求职预期,实现了社会需求和个人需要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长期以来,社区工作都被人们简单地总结为“发通知,收电费,开证明”;殊不知,社区工作的内容错综复杂,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单纯依靠热心的“居委会大妈”已经力不从心,社区工作人员必然需要补充新鲜的“血液”。在身份社会向专业社会转变的当下,转型的压力,创新的挑战,同样考验着每一位社区工作者。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今天,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生社工”固然有就业困难、就业挤压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激烈的社会竞争、供不应求的求职机会,会从根本上改变求职者的就业观。倘若有更好的去处,研究生自然不会趋之如骛地争抢社工岗位。
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应该尊重所有为“更好的生活”不断努力的人们。质疑“研究生社工”有一个潜在的逻辑,即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并不高,研究生应聘完全是“大材小用”,这恰恰就是症结的所在—只有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和职业认同,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进来,才能不断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句名言,“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名校研究生在走出校门之后,同样有一个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正如成功的道路应该多元化,就业的路径也应该走出单一化的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