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华北电力大学联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举办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峰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宋德民出席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40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等10余家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宋德民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宋德民强调,高校社科战线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工作者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力求学深悟透,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紧扣理论创新,深入研究阐释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再上新台阶,努力讲清楚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要聚焦立德树人,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扎实推动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扛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和校党委书记周坚分别致辞。
狄涛强调,当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一定要往深里学,聚焦主题主线,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深刻领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主题,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逻辑关系和逻辑主线。要往广里思,坚守初心使命,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重大现实和实践问题,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新,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要往实里行,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思考、新成效、新动能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
周坚表示,召开此次峰会是学校积极推进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尤其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自觉践行,是学校主动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大趋势、自觉锤炼理论队伍的使命担当。华北电力大学高度重视马克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将立德树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过程,整合全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源成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其目的就是联合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顶尖研究力量,共同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原创性贡献研究,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发展贡献理论之思和实践之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长杨勇平在主持峰会开幕式时指出,本次峰会以“百年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主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实践研讨,就是要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传播,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宣传与研究,进一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贡献我们的力量。
华北电力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将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研究和宣传,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脉络、时代内涵等展开深入研究,基于国家改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将学问扎扎实实做在中国大地上。
峰会主论坛由校党委副书记汪庆华主持,张首映、韩庆祥、王炳林、李佃来等专家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峰会共设五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百年党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拓展和实践发展等主题进行深度研讨交流。本次峰会共计收到论文近500篇,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科发展、加强学术交流、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理论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重要论断精神,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大力加强“新文科”发展战略布局,瞄准“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打造新型智库”两大核心目标,成立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着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大发展,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媒体声音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和教育部网站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峰会进行了报道。
注:本文文字及图片均转载自华北电力大学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学制: 2-3年 学费: 60000元
上课地点: 北京 授课方式:面授班/网络班
学制: 1.5-2年 学费: 30000元
上课地点: 北京 授课方式:网络班
学制: 1.5-2年 学费: 30000元
上课地点: 授课方式:网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