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汇率制度的选择,目前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有两种:一是“经济论”;二是“依附论”。
1.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论”,主要是由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国际经济顾问罗伯特·赫勒(Robert Heller)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由经济方面因素决定。这些因素是:
①经济开放程度;
②经济规模;
③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④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
⑤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这些因素具体与汇率制度选择的关系是:经济开放程度高,经济规模小,或者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些国家,一般倾向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钉住汇率制度。经济开放程度低,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资本流出入较为可观和频繁,或国内通货膨胀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的国家,则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或弹性汇率制度。根据赫勒对一些国家汇率政策的比较,浮动汇率制明显趋于同一国进出口对GNP的低比率(即开放程度低)、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的高度多样化、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以及金融国际化的高度发展相联系。
2.汇率制度选择的“依附论”,主要是由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者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其对外经济、政治、军事等诸方面联系的特征。它集中探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实行钉住汇率制时,采用哪一种货币作为“参考货币”,即被钉住货币,取决于该国对外经济、政治关系的“集中”程度,亦即取决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对外依附关系。这一理论同时还指出,选择哪一种参考货币反过来又会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关系和其他各方面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