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首页>专业课带学>正文

  • 法律与和谐社会[第十二章]

  •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法律 道德
    生成方式 建构性。法在生成方式上往往与有组织的国家活动相关,由权威主体经程序主动制定认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构性。 非建构性。道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而成,不是自觉制定和程序选择的产物,自发而非建构是其本质属性。
    行为标准 确定性,法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和渊源,有肯定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因而具体确切,可操作性强;同时,其被任意解释和滥用的余地小,容易排斥恣意擅断。 模糊性。道德无特定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体现在一定的学说、舆论、和典型的行为及后果中,其对行为的要求笼统、原则,标准模糊,只具一般倾向性,理解和评价易生歧意。
    存在形态 一元性。法在特定的国家体系结构中基本是一元的,法律的一元化存在形态,也使他具有统一性和普适性。 多元性。由于信仰和良心是道德的存在方式,因而道德在本质上是多元、多层次的。
    调整方式 外在侧重。法律一般只规范和关注外在行为,一般不离开行为过问动机。 内在关注。道德首先关注和过问内在动机,不仅测重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在行为,且评价和谴责主要针对动机。
    运作机制 程序性。法是程序性的,程序是法的核心。法的实体内容通过程序选择和在决定,其生成和实现也与程序相关。法以权利义务为实质内容,所调整的关系往往具有交涉性,因而就特别需要程序提供交涉的方式和途径,提供制度性协商和对话的机制,以使选择和决定能被交涉中的各方认同和接受。 非程序性。道德的中心在于义务和责任,在道德领域,义务不对应权利,也不以权利为前提,因而,不存在以交涉为本质的程序;再者,道德以主体内省和自觉的方式生成和实现,也使道德与程序无关。
    强制方式 外在强制。法与有组织的国家强制有关,通过程序进行,针对外在行为,
    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结果。
    内在约束。道德主要凭借内在的良知认同和责难。
    解决方式 可诉性。可诉性是法区别于一切行为规则的显著特征。 不可诉性。道德不具有可诉性,主要表现为无形的舆论压力和良心谴责,且舆论的评价和谴责往往是多元的。

      1、民主法治

      2、公平正义

      3、充满活力

      4、诚信友爱

      5、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法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

      1、和谐社会是理性法律制度的构建。

      2、创新法律调整社会机制,保障社会和谐。

北京中知易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6911号-31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四街8号华成大厦4层405

咨询热线:400-106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