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如果有蔡康永这个句式,那么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
30岁觉得在职考研难,放弃学习进修,到40岁遇到中年危机,企业裁员、留下学历好、绩效高的,你只好说“去tm的中年危机”。
放弃学习的理由是因为年龄吗?
有个词叫年龄角色(英文:Age roles),指社会对属于某一特定年龄的人群的行为期望。除了硕博连读,社会对于一个三十岁的人期望是已经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这一时期个人的使命应该更多地放在自己的事业上,也就是“赚钱养家”是三十岁的人最应该做的。一个三十岁的人如果决意要把生活重心从工作转移到学习上,由于社会期望中年龄角色的羁绊,他自己也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这样做不妥,更不必说来自生活、社会和家庭的重重压力。
所以,如果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而原本应该进修学习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但是最终放弃了的,这也没什么,因为这是社会文化使然,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正确认识这种压力,合理评估,让自己摆脱年龄角色的枷锁,做自己的主人。
学历是能力的背书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技术日新月异,如果不能保持自己知识体系的更新和学习,迟早会被时代淘汰。当在职场遇到天花板,也就是能力也遇到了天花板,但这并不说明我们自身就比别人差,而是我们的能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转行或是升职加薪,在中国,最好的能力背书一定是学历,没有学历的加持,很多时候你连门槛都进不去,就别想发挥自己的才干了。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四十岁的时候,还会问“四十岁读在职研究生还有意义吗?”
周而复始,人生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循环苟且,永远停留在想象中,不肯前进一步。
非洲女作家Dambisa Moyo在她的书Dead Aid以下面的话结束,或许可以给到大家启示。
只要你兴趣还在,可以一直做,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你心里有信念,没有时间的差距,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